文章
字母圈
    
字母圈克服恐懼最好的方式是轉化成xp(僅代表個人
2023/11/01

 

小時候的我,極度恐懼那種光滑無毛、手指粗細的肉嘟嘟大綠蟲(類似豆蟲,想了解的可以去搜搜,慎入),屬于是童年陰影了。

當時我們小區里有個體育場,我經常去玩。體育場側邊和隔壁小區圍墻之間,有條一米多寬的狹窄過道,一側是體育場的高墻(其實現在看來沒多高,但七八歲的時候,人小,眼里看啥都是更加高大的),另一側小區圍墻那邊緊挨著一棟樓,兩堵高墻中間就形成了一個只能透進很少陽光的背陰小空間,正好適合蟲子生存那種……

有一次,我滿懷好奇和探索精神地獨自走進了那條背陰的過道,不幸目睹過道深處的地面上遍布著的好些大綠蟲子,還是在這種陰森的場景,還差點踩中(此處省略一百字)……很長時間想起來都吃不下睡不好。

後來,我逐漸在成長過程中進化出了「手賤」這種屬性,具體表現為 一旦發現自己有什麼恐懼或弱點,就會忍不住去主動把自己暴露在這個掉san的東西面前,強制自己脫敏。為了克服恐懼,我就找了很多同款蟲子的高清大圖點開全屏反復觀看……

于是,現在我可以很淡定的看這些蟲子圖了, 但我的二次元奇怪xp也增加了——看到蟲子類人外的本子就迷之帶感,并且xp延伸到了觸手舌頭等所有柔軟/細長/濕滑的物體。

我還有一個經歷——高中時候,班里有同學收藏了好多伊藤潤二的漫畫,我就蹭他的來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叫《阿彌殼斷層之怪》的短篇。

圖為《阿彌殼斷層之怪》漫畫截圖

講的是,在山的一側,分布著無數的人形洞穴,每個來登山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和自己輪廓一樣的洞穴,并無法自控地被它吸引著走進去。因為洞穴內壁特殊的構造,進入的人只能前移,不能后退。而且洞穴還會隨著深入逐漸變形,人在里面越往前走越擠壓,在山的另一側看到的就是各種不像人形的生物朝外緩慢挪動。

然后本人有點輕微的幽閉恐懼在身上,你們懂的……看這個短篇的時候就像被戳中了某種G點。

別的看過的小伙伴都在探討這篇的嚴肅含義,比如「無法逆行就永遠無法跳脫被困的宿命」、「人生就是被迫進入某種既定的路徑,然后不斷被外界的規訓扭曲異化」之類的……而我,卻默默的一邊回味著幽閉空間的設定一邊顱內gc(什麼都gc只會害了我

既然都說到這了就再透露一個我的秘密吧—— 我每次坐飛機都全程會有杏玉上升的感覺,而且會產生一系列明顯的生理反應。比如,心跳呼吸加速、某器官充血興奮分泌、膀胱產生尿意、思維輕飄飄~

大概因為飛機有 高空+密閉小空間+低氣壓+顛簸轟鳴的加成,而幽閉恐懼、恐高、恐噪聲我都沾點,并且沒有嚴重到無法坐飛機的程度,此時就被我這抖M的腦回路自動加工轉化成爽點了……

交流了發現,很多人也有過類似的「恐懼轉化成xp」的體驗——

網友小7說, 自己曾經很怕黑(雖然現在也怕),有的時候半夜睡不著,就喜歡一邊害怕一邊盯著黑暗的角落瘋狂發揮想象力,體驗那種「視覺被限制但是聽力得到加強從而出一身冷汗」的凌厲刺激感……然后 現在的xp之一是感官剝奪。

網友小A說, 小時候很恐懼各種恐怖谷效應的東西(恐怖谷效應,即人偶和真人相似到一定高的程度時,人對它的負面感受會驟然增強), 而現在則會被玩偶的眼睛所吸引,喜歡kig。

網友小L說,小時候農村的家附近全是山,到了夜里就會呈現出一個個巨大高聳的黑色剪影,像要把渺小的人類永遠圍困在中間,他就被啟蒙出了 巨物恐懼。後來不知怎麼的,這種恐懼就轉化成M屬性大爆發了,看到各種巨物(巨大建筑、巨大雕像、摩天樓、冷卻塔、發電風車、深坑、深海等)反而會興奮, 幻想的xp大多是女巨人、巨型怪獸之類的人外。

為什麼恐懼和杏玉之間有所聯系?

我們通常會簡單的以為,人的情緒的運作機制是——面對可口的美食,從而產生食欲,面對性感的吸引,從而性喚起產生杏玉……這很容易想通。可是,「恐懼」和「性喚起」兩種情緒是怎麼關聯到一起的呢?

其實,我們的身體并非依從某種直接的邏輯:正面的經歷會導致人產生正面情緒,負面的經歷會導致人產生負面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并不是特定的正面(比如興奮、幸福)或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恐懼),只是一種叫做「喚醒」(arousal)的生理反應,包括了血壓、心率、感官警覺性增加等一系列身體變化

當某種喚醒的產生原因明確的時候,大腦就很容易將其歸因于一種特定的情緒(比如與人打架時,很容易確定當下這種情緒是憤怒,原因是打架),但如果這個產生來源是模棱兩可、自己不能合理分辨的呢?

恐懼和性喚起背后有著類似的生理反應

研究表明, 恐懼和性喚起背后存在類似的基本生理反應——當我們恐懼時,腎上腺素大量釋放,使我們的身體進入戰斗或逃跑的反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出汗、肌肉緊張、隨時準備行動。

而當我們性喚起時,我們的身體會通過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來產生變化,包括增加流向某些區域的血流量,以及睪酮和[雌☆激☆素]等激素的釋放。

以上兩者的共同之處,都會導致心率加快、呼吸變淺等生理反應,[性.欲]還會激活負責處理恐懼和威脅的腦區——杏仁核。

兩者間也有差異,比如,恐懼還會導致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的釋放,程度高了會對身體產生消極影響,而性喚起會釋放內啡肽,對情緒和鎮痛產生積極影響……

「喚醒的錯誤歸因」與「吊橋效應」

根據 「情緒的雙因素理論」指出,情緒基于兩個因素:生理喚醒和認知標簽。也就是說, 我們有時會先是感受到模棱兩可的生理喚醒,然后再從周圍的環境中尋找可能的情緒線索,給喚醒貼上特定的情緒「標簽」。

比如,你處在危險有壓力的環境中,腎上腺素增加,心跳呼吸加速。這時你碰巧遇到一個有性魅力的人,你可能就會錯誤地將基于恐懼而產生的喚醒,貼上「基于受到性吸引」的標簽。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叫做—— 喚醒的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

心理學家Donald Dutton和Arthur Aron在1974年的研究中通過實驗驗證了這點,他們選擇了一座全長450英尺,寬5英尺,僅僅由兩條粗麻繩和若干木板搭建的老吊橋,人在上面走動時橋會傾斜搖晃,而且腳下距離湍急的水流高達200多英尺,讓你每走一步都會感覺搖搖欲墜。

一位漂亮的女助手站在吊橋中央,等待著一群18到35歲的沒有女性同伴的男性受試者過橋,她向那些男性調查了一些問題,并給他們留下了電話號碼。 研究者想知道,受試者們出于感到性吸引,事后打電話給這個女助手的可能性。

作為對照,同樣的實驗在另一座只有10英尺高的穩固小橋上進行了一次,而且由同一位女助手向過橋的男士出示了同樣的調查問卷。

結果,走過危險吊橋的男性更多受到這位女士的吸引,大概有一半的男性後來給她打過電話。而那個普通小橋上經過的16位男性中,只有兩位給她打過電話。

實驗證明了 在危險搖晃的吊橋上,參與者們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將他們基于恐懼的喚醒歸因于受到性吸引力,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吊橋效應」。

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比我們意識到的還要常見——

比如約會時帶心儀對象去玩鬼屋、看恐怖片、坐過山車、蹦極等驚險刺激的項目,你們之間的感情可能更容易升溫(不過,對恐懼的反應因人而異,也有可能適得其反)

再比如,有的人在極度缺愛、焦慮、迷茫、壓力大的低谷期中,可能會誤認為此時遇到的對象更有吸引力,從而在快速建立、快速崩塌的多重短期關系中循環反復,追求刺激越陷越深……

Fear play:讓恐懼變得性感

由于恐懼和性喚起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恐懼情緒可以和BDSM中的許多play結合起來(它有一個專門的分類叫做fear play), 利用恐懼來激發性喚起。

恐懼play不同于許多痛覺類的玩法,主要是通過鎮痛激素內啡肽的分泌,使玩家感到興奮或性喚起……它主要是依靠腎上腺素激增來獲得快感。

也并不是大家聽名字容易誤會的那樣,需要涉及到各種可怕的危險操作。 其實,恐懼play可以是純粹依靠想象力的心理游戲。

前提是需要主動方演技好,利用氛圍的營造,讓被動方真的相信危險一定程度上存在,給ta留有一定的未知空間,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比如我一個女dom朋友分享了她有次玩的經過——先拿出一把金屬材質的「胡蝶刀」各種套路對方,讓人以為接下來要玩knife play,然后把他眼睛蒙上,開始了一通操作……但其實,那把「胡蝶刀」是一把沒有開刃的「胡蝶梳」,之前沒有甩開是看不到里面是否開刃的,所以對方以為的knife play其實是純良無害的菊部梳毛play,但恐懼的情緒氛圍妥妥拉滿了。

這種play的局限是,第一次很帶感,一旦玩過,對套路免疫了,下次同樣的套路就無感了,就好比一旦知道了某個魔術手法,再看魔術就沒意思了。但只要你足夠用心感受四周的生活,足夠了解伴侶,總可以為ta發掘到新的surprise。

還要注意的是, 用來和play相結合的,必須是適度的、可自我消解的恐懼(比如我開頭提到的幾個例子),不能涉及到對方強烈恐懼的事物。

在某些情況下,人可能會由于過去的創傷經歷,留下強烈而深遠的恐懼,這樣的點是不應該利用來玩情趣的。假如你的伴侶曾經有過被[猥.褻]的嚴重遭遇,那麼你一定不能提議「來玩玩rape角色扮演吧」。

另外, 對于同一事物的恐懼,在不同人身上的反應也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別人喜歡的play并不一定適用于自己——

我有輕微的幽閉恐懼,所以關衣柜的放置play就非常戳我。

戴上降噪耳機,在耳機里塞上耳塞(這樣就算耳機滑落了也有隔音效果),戴上手銬腳銬,以蜷縮的身姿進入到黑暗狹小的衣柜里。密閉空間+視覺與聽覺的剝奪+束縛感,可以激起我的求生欲,更加集中注意力地去感受黑暗中的一切,給想象力亢奮運轉的空間……

但當我把這個場景構思描述給群友想獲得認同時,一群友淡定回了句:「聽起來好有安全感,感覺我能很安穩的睡個好覺~」

我的表情就像下圖:

秋季枯萎的黃瓜,最好不要拔掉,這樣操作一下,后期還會結出黃瓜
2023/12/09
四葉參人稱奶參,狗頭參,隨處一掐就流「牛奶」,你見過嗎?
2023/12/09
羊耳蒜人稱見血清,有活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水中工作的人大有幫助
2023/12/09
農村種植賺錢項目,試試4種常吃野菜,種植好找對銷路賺錢不難
2023/12/09
果實結在葉子下面的奇特植物葉下珠,人稱肝炎草,消食草,看到拔點備用
2023/12/09
它的地下塊根長得像老鼠,人稱金線吊葫蘆,民間常用蛇藥,認識嗎
2023/12/09
賣2000多塊錢的藥材,根部長得像生姜,藥用價值非常高
2023/12/09
農村低保戶越來越多,而且越幫越窮,很多人搶著做,什麼原因啊?
2023/12/09
體育總局官宣任命,中國跳水第一掌門人走馬上任,郭晶晶終于懂了
2023/12/09
不追求名利,低調演戲20年,娶圈外妻生子,如今生活低調又幸福
2023/12/09